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健康饮食保障制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童健康饮食保障制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生活卫生制度的教育:如起床、洗漱、喂奶、大小便、睡眠、活动与锻炼方面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2、饮食和营养卫生教育:如饮食不过量、饭菜多样化、按时进餐、不喝生水等;
3、一般卫生知识教育:如保护眼睛、牙齿、耳朵,纠正不良的习惯等;
4、预防意外伤害的教育:如不玩水、不乱玩弄电器、不放烟花爆竹、不在公路上玩耍等;
5、美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如培养小孩健康的审美情趣,做到形体美、行为美、语言美。
相关内容
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
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六个方面: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教育、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与安全教育、学前儿童饮食与营养教育、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学前儿童体育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为什么农村办完丧事后把供品让儿童吃掉?
孩子吃供品这种事,我们这里以前有,现在还有。
在农村,传统保留得比较完整。有些习俗有由来,有的没由来,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是了。
人去世后,在出殡时会举行祭拜仪式。这个时候,供桌上会摆满供品。以前大多是糕点、糖果之类的东西,现在加上了水果。
等祭拜仪式结束后,围观的孩子一拥而上,把供品瓜分得一点都不剩。这些供品都是买的合格商品,是可以食用的。供品嘛,逝者又吃不了,给孩子吃也所物有所用了。
我记得小时候,逝者下葬后,整个家族的每家女性都会包饺子。饺子数量是有讲究的,具体有什么说法就不清楚了。这种饺子的特殊之处在于,馅大多是酸菜的,不放盐也不放油,什么都不放,吃起来一点味道都没有。
饺子煮好后,家族里的女性(主家和近房家的女儿、媳妇都去,其他远房的只去媳妇)把饺子装碗放在篮子里,提到墓前摆上,这个过程叫“圆坟”。
“圆坟”结束后,饺子给孩子吃掉。虽然没味道,但那时一年也吃不上几趟饺子,所以大家都会吃完的。
现在包饺子“圆坟”的习俗还有,但饺子已经没人吃了。仪式结束后,一般都会把饺子倒在坟头,把碗带回去。
孩子吃贡品,我们苏北,哪家有有老人去世,年龄较大的,碗,盘子,什么让拿完,特别是贡品,水果馒头,糕点一类,棺材头那最好,不知道收过多少磕头礼了,全部让人抢完,路口烧路记,桌上东西也让人拿完,孩子吃长命百岁!!
一个皖东北的农村人的回答。
中国之大,有十里不俗之说。比如我所在的村上红白喜事宴请宾客时是十人一桌,而离我村有七八里的另一个村子,他们仍然沿习着古老的风俗八人一桌。农村办完丧事后把供品让儿童吃掉这个习俗原先是有的,现在已经看不到儿童去吃掉了。
个中原因,我想和温饱有关。
作为农村的60后或70后,小时的生活还是比较艰辛的。食物是时常处于缺乏状态,而且吃得也不好。我记得我小时一日三餐吃得最多的是玉米面、红薯面,(世道变幻,现在可是好东西了)只能过节时或来亲戚时才能吃点八五面( 这个名词可能也会消失,意思就是一百斤的小麦粒可以用磨面机磨出85斤面粉,15斤麦麸,用这种面粉做出的食品不像现在的面粉那么白,但是有自然的麦香味)。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踩着板凳到挂在房梁上的饼筐里找玉米面饼或红薯面饼吃,(为什么挂在房梁上?食物缺乏,每天大人做得食物都是***好的,挂在房梁上,一个防老鼠偷吃,二是防孩子偷吃,如果一个孩子吃多了,那另外的孩子可能吃不饱或没吃的)那也是最好的零食。如果能找到额外的零食吃,那对于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孩子来说,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所以在那个时代,当村上有人去世后的供品是绝不会丢掉的,当祭祀完成后,孩子们一拥而上,你夺我抢,把供品分得一干二净,有的孩子当场吃完,有的孩子舍不得吃,带点回家,大人们还会表扬一番。
现在呢?
哪个孩子还缺吃少穿的?想吃什么可以说大人就给买什么,不好吃的,吃不中的都会扔掉。人死后的供品,终究和死人有关,在缺乏食物的年代,孩子为了温饱,无所顾忌。现在衣食无忧,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从心理上对供品当食物还是有忌讳的。所在在我所在的地方,已经看不到孩子再去吃供品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健康饮食保障制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健康饮食保障制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